“夏绣与中国苏湘蜀粤等四大名绣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原材料上的不同。四大名绣大多以丝绸为主,而夏绣则是在夏布上做绣,以苎麻为原材料。” 新余市渝州绣坊总经理张小红告诉记者,粗犷、古朴的夏布面料与精巧、细腻的绣工结合,对比强烈、反差大,形成了强撼的特有艺术冲击力和视觉效果,这些艺术效果是以丝绸为面料的刺绣艺术品所难以达到的。苏绣发源于苏州,苏绣也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已有2500年的历史,腾龙绣庄有着多年的苏州刺绣经验,是苏州地区专业的苏州刺绣厂.
“越是传统的、越是地方的,就越是世界的”渝州绣坊前承传统民间绣艺,后启夏布刺绣先河,以首创夏绣而闻名于世,拥有29项国家专利和四项注册商标,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张小红表示,渝州绣坊将本着“用智慧创新传统,让传统引领时尚”的产品研发思路,做精、做优中国夏布第一绣,将夏绣打造成中国第五大刺绣,让夏绣走向世界。
选材独特地方文化特色浓郁
夏绣俗称麻布刺绣,是以材质命名的绣种,起源于北宋,流传于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夏布系苎麻纤维纯手工纺织的平纹布。苎麻,早在二千六百多年前江西古越先民已有种植,是公认的“天然纤维之王”,国际上称之为“中国草”,是我国传统的纺织品之一。分宜县双林镇是久负盛名的“中国夏布之乡”,其生产的夏布曾在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苎麻织物有粗犷、挺括、典雅、轻盈、凉爽、透气、抗菌等优点,其优越性与独特的风格是别的纤维无法比拟的。”基于此,以夏布为面料的刺绣品使用寿命长,结实耐用不易霉变腐烂,不退色,不易折皱。
全新风格审美意境前所未有
刺绣在我国同样有着悠久的手工制作历史,夏绣创始人张小红把夏布与刺绣这二者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传统特点的元素融合起来,采用特殊的刺绣处理工艺,开创了刺绣艺术品的一种新的表现风格。
夏绣的审美意境前所未有,符合现代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精神需求。这种表现风格是由夏布的特质所决定的。夏布质地粗犷、古朴、经纬分明、自然清晰,可以让人欣赏到夏布刺绣的厚重历史感和悠久文化内涵。
夏绣工艺将古朴的夏布与细腻的绣工融为一体,使绣品呈现出原始自然的纤维本色,质地粗犷、绣面平整、线迹精细,针法丰富灵活,画面质感强烈,风格与众不同,古朴而不失高雅,粗犷而不乏细腻,原汁原味再现了原作神韵,是刺绣史上的首创,具有很高收藏价值。
特色鲜明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夏绣作为具有独特个性和风格的新绣种,是继中国以往在绫罗绸缎等上面进行刺绣之后的又一大绣种,有着前所未有的审美意境,是一个发展前景广阔和极富生命力的绣种。
为传承和发展夏绣技艺,张小红于2009年创立了“新余市夏布刺绣艺术研究所”,2011年经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牌成立了“张小红省技能工作室”,组建了一个专业的发明团队,获29项国家专利;培养了200多名绣娘,带动相关就业300多人,形成了一个以夏绣为主的文化产业群。
被专家誉为“中国夏布第一绣”的张小红夏绣作品曾先后荣获“百花奖”金奖、“山花奖”、“文博杯”金奖等国家、省级奖项38项,俨然成为了业界新宠。多幅作品被中国刺绣艺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等国家级博物馆收藏。
加快发展本土文化创意产业
“全力加快发展夏绣产业,有利于打造新余乃至江西的一个文化创意新产品和新产业,有利于极大提升夏布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张小红告诉记者,渝州绣坊将以夏绣争创“中国第五大刺绣”为目标,全力加快产业发展,投资建设“中国夏绣园”产业基地,使之成为集夏绣生产、展示、人才培养、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将成为新余市城市建设、休闲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
“夏绣属新余创造、彰显江西特色、具有世界价值。” 张小红表示,渝州绣坊将全面完善绣坊的硬件设施,提升创作经营团队整体素质,在提升夏绣的艺术审美价值上下功夫,使之更能展示新余乃至江西的人文历史,提升夏绣的艺术品味和影响力。
作为中国刺绣园地的奇葩,夏绣孕育于“中国夏布之乡”分宜,它必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艺术瑰宝、成为人类共有的艺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