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州12月18日电(廖宴思)“广州市广府文化节暨首届荔湾老广州民间文化节”于12月17日至23日在广州文化公园举行,广绣大师陈少芳领着孙女携一家三代的十多幅广绣作品亮相。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少有年轻人肯从事专业的广绣工作,希望广绣成为一门教学科目,成为社会艺术的一个元素就算达到了广义传承的目的。 苏绣发源于苏州,苏绣也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已有2500年的历史,腾龙绣庄有着多年的苏州刺绣经验,是苏州地区专业的苏州刺绣厂.
广府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以“三雕一彩一绣”为代表的广州传统工艺美术是广府的文化明珠。但随着老一辈艺人的离去,众多民间绝活技艺面临消失危险,而广绣也有后继乏人的困惑。陈少芳在文化节现场与观众交流,讲述广绣的历史和现状。
广绣是明代崛起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在清朝中期,广绣的外贸出口情势极为繁盛,可谓供不应求。广绣大师许炽光介绍,改革开放后,由于耗工大、成本高,无法与高效益的机器绣品进行市场抗衡,加之老艺人退休或转行,年轻人又不愿学这门耗时耗工且赚不了多少钱的工作,导致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广绣一度停产,几成绝艺。直至2004年起,广绣才有所复苏。
陈少芳从事广绣手工艺术研究50年,长期在生产一线实践中,练就成集创作设计、刺绣、教学和理论研究于一身的艺术家。2008年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广绣)代表性传承人”荣誉称号。
陈少芳介绍,广绣的制作需要很长时间,要花很多心思去思考和设计,跟现在社会的步伐不是很一致,所以传承比较困难。如今学习广绣的年轻人分业余和专业两种。主要是业余的,他们凭兴趣学,但学习时间不长;而把广绣视为专业去专研的年轻人相当少。
她说:“现在在大学里已经有传承,如中山大学和广州美术学院等。我曾经去上过课,觉得他们学得很快,作品也很好。大学生学了广绣知识,不管将来从不从事这个专业,但是在他们的设计或工作里都有广绣的元素和理念,这就是一种在社会上广义的传承。不一定要专业的传承,成为一个学科就行。”
认真观察陈少芳展出的作品,里面加入了很多现代绘画的元素,而且色彩较为鲜艳,非常抢眼。陈少芳强调,广绣不能从效率考虑,而应讲究质量和艺术性。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要不断创新,要讲究设计性,将自己的创作意念表现在作品中,而色彩、针法与构图等,她一直都在不断改进和创新。